在日本酒原料的酒米之中,「雄町」對飲酒人來說是人氣格外高的品種之一。其受歡迎的程度,從有一群沉迷於「雄町」魅力、愛飲「雄町」酒被稱為「OMACHIST」的特定粉絲而可得知。
他們究竟被「雄町」的什麼所吸引,而嗜飲「雄町」酒的呢?讓我們從各種角度來探究其理由。
■ 原生種而來的野性味、栽培的難度
從8月下旬到9月上旬左右,以岡山縣南部為中心地區栽培的酒米「雄町」迎來了出穗期。所有的稻穗長齊的「雄町」草長達到160cm以上,稻穗尖端出現稱為芒的針狀白色突起。田圃間風吹拂過稻浪有如絲綢般優雅美好,讓人不禁吐露讚嘆。
然後稻穗成熟垂首,「雄町」站立的姿態一轉野性滿溢。稻穗長、稻穀粒粒碩大,因而下垂屢屢觸地到接近地面的高度。優美又雄壯、野性。從發現以來,ㄧ次都沒有進行過交配品種改良的原生種雄姿,讓親眼見稻的人一瞬間就被它的魅力所吸引。
一方面,野性滿溢的「雄町」魅力,也是負責栽培的農家其辛勞與長年培養技術而得到的贈禮。個子高容易伏倒的「雄町」,因為有比起其他品種更容易受天候影響、討厭化學肥料的傾向,當然辨別生育的眼力、進行適當的水管理等等,必須運用栽種者的豐富經驗與直覺來進行栽種。就算是這樣「雄町」無法對抗自然、而直接影響稻穫量與米粒大小、熟成程度等等的年份也不算少。盡己所能後我們人類能做的是,祈求整季的安定天候。說是盡力只求這一件事也不為過。
■ 依釀造者的感性與技術表現多變
做為適於釀酒的米的條件,大粒有心白、蛋白質的含量低等等可被列舉。那麼「雄町」如何呢?岡山縣酒造組合的網站上寫,做為米粒大小指標的千粒重是平均有26.1g。與越光米等一般米的千粒重在22g左右比較起來大小差異十分明顯,接近有「酒米之王」稱號的山田錦(約28g)。另方面,相較於山田錦的心白是線狀,「雄町」的是球狀。因此在進行高精米的時候,精米步合40%左右是其上限。
「雄町」的玄米
「雄町」雖然十分有做為酒米的適切性,但聽聞許多釀造者的評價卻是「難處理的品種」。比起其他品種容易破碎,質地較軟的關係也很容易吸水,在酒醪中因為容易溶解,所以更需要追求嚴謹的發酵管理。若是調整不順利無法照設定的酒醪過程發展,酒質也不會顯現釀造者的意圖。就算如此,故意用「雄町」來釀造的人持續增加的原因,或許就是因為企圖挑戰難處理的原生種這樣的技術者的堅持吧。
當然,也要著眼其做為酒米的優修特性。將「雄町」用於麴米,麴菌的菌絲很容易往米的中心生長,可做出酵素力價均衡的麴。酒母與醪的糖化佳,可以釀出甜味與旨味飽滿味道圓融的酒款。而且,經過熟成傾向於秋上(秋季登場酒款),隨釀造者的品味與技術而有多樣化味覺也是享受「雄町」的一大魅力。飲酒人被「雄町」吸引的理由,正可說就是這個原因吧。
■ 繼續討論所謂「像雄町的風格」
栽培者或釀造者,甚至是飲酒人都為之傾倒的「雄町」。對於使用「雄町」釀出的酒的酒質,直至今日都不斷的被持續議論著。在每年夏季在東京舉辦的「雄町論壇」(主辦:JA全農岡山、岡山縣酒造好適米協議會、岡山縣酒造組合)中,每年使用岡山縣產雄町釀造的約有200支酒出品,可以見到漂亮地使用難處理的「雄町」,高雅又均衡表現良好味道的酒年年增加。
不過,「雄町」的特色與魅力,只有這樣就已經充分傳達給飲酒人了嗎。對愛喝「雄町」酒的人來說,我想有不少人是追求能夠感受到甜味、旨味的飽滿度與有力道的俐落酸味,還有能帶來持續舒服餘韻的米之潛力這樣的味覺。以能感到「像雄町的風格」酒質做為基礎,再加上可以享受各釀造者的詮釋與技術而表現出來的多樣味覺的話,對飲酒者來說能帶來更高一層的樂趣。再者,若能夠感受其他品種米釀出來的酒之間差異的話,肯定能進一步引出「雄町」的魅力。
以我個人來說,魅力滿溢酒體感的酒與原生種而來野性滿溢味道的酒,都是我想進一步對「雄町」追求的。如果能夠更詳細了解各別釀造者對「雄町」的詮釋以及酒質表現想法的話,對它的魅力應該能夠有更深一層的玩味吧。
――各位所描繪的「像雄町的風格」,是什麼味道的酒呢?
留言
張貼留言